民族共生发展的形成理路及运作机制

被引:9
作者
袁年兴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共生发展; 共生责任; 共生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民族共生发展是指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合作而形成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同优化的民族发展模式,其基本出发点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平等互惠合作,根本目的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四种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最终目标是促进民族主体和多民族共同体的同步优化,核心是共存和共赢。作者从形成民族共生发展的微观要素——民族共生责任入手,从共生系统的视角阐释民族共同体内的所有共生民族的四种共生责任,并探讨民族共生责任的运作模式和共生效应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价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共生发展的现状,结合民族共生发展的形成理路,探讨民族共生发展模式的有效运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 [J].
袁年兴 .
湖北社会科学, 2009, (02) :100-102
[2]   论民族发展规律 [J].
金炳镐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02) :7-13
[3]  
企业的共生理论[M]. 人民出版社 , 吴飞驰著, 2002
[4]   民族共生理论:散杂居民族关系及目标范示研究 [J].
袁年兴 ;
许宪隆 .
青海民族研究, 2009, 20 (01) :119-124
[5]  
Symbiogenesis and symbionticism. Margulis,L,Margulis,L,Fester,R. Symbiosis as a source of evolutionary innovation . 1991
[6]   西部开发与民族发展 [J].
胡鞍钢 ;
温军 ;
不详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03) :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