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理论探讨

被引:41
作者
胡国恒 [1 ]
祝美珍 [2 ]
机构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广西中医学院
关键词
活血化瘀; 防治; 脑缺血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文章论述瘀阻脑络为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探讨脑缺血发生后由于局部瘀塞不通进一步派生"痰(饮)、风热、瘀毒"等多种病理产物,导致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形成"炎症—血栓"的恶性循环,使脑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加重,甚至成为不可逆的脑缺血坏死,是病情发展演变与恶化加重的根源,故在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大法,可使瘀阻得通,风火得清,痰饮得平,而肿毒自消,并可改善脑部的炎症、损伤、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状态,使脑脉通畅,血供恢复,减轻或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从而有效降低病残率与病死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张志钧从痰瘀论治中风的经验 [J].
张丽玲 ;
张刚 ;
张丽萍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04) :229-230
[2]   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治 [J].
祝美珍 .
广西中医药, 2002, (04) :33-35
[3]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 [J].
王永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4) :195-196
[4]   Multiple molecular penumbras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J].
Sharp, FR ;
Lu, AG ;
Tang, Y ;
Millhorn, DE .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2000, 20 (07) :1011-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