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原因、措施及中国的参与

被引:42
作者
张明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美元本位制; IMF; 国际金融监管; 国际收支失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1 [世界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传统的美元本位制很难解决国际收支周期性失衡的问题,且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元的地位。未来的货币本位制可能是多极货币共同充当全球储备货币,这将为储备货币发行引入新的竞争机制,且较好地克服特里芬两难。IMF在次贷危机前面临份额、贷款、监测与资源四个方面的挑战。危机爆发以来,IMF在贷款与资源层面的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在份额与监测方面乏善可陈。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全球范围内跨境金融监管机制的缺失,危机除了促进全球监管机构反思监管理念外,也将金融稳定委员会塑造为未来实施跨境金融监管的重要平台。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包括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敦促IMF进行治理结构改革,以及通过国内结构性改革来促进国际多边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37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特别提款权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J].
黄梅波 ;
熊爱宗 .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08) :47-54
[2]  
A ONE-AND-A-HALF CURRENCY SYSTEM[J] . Cohen,Benjamin J,Subacchi,Paol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2008 (1)
[3]  
Closing the Deal:IMF Reform in2007 .2 ODI. Briefing Paper,No.26,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