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33
作者
吴立 [1 ]
朱诚 [1 ]
郑朝贵 [2 ]
李枫 [1 ]
马春梅 [1 ]
孙伟 [1 ]
李溯源 [3 ]
水涛 [3 ]
王鑫浩 [2 ]
邵仕训 [2 ]
周曜 [2 ]
何婷婷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系
[3]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浙江地区; 环境演变; 史前文化; 全新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1 [原始社会(约60万年前~4000多年前)]; P534.6 [新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602 ; 070903 ;
摘要
对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进行比较研究,发现4000cal.aBP前本区史前文化遗址在空间上不断扩大,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一次发生在马家浜—河姆渡文化时期,另一次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同时以河流谷地为通道,史前文化从西向东不断向沿海扩展。4000cal.aBP后,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各史前文化地域明显收缩,东向沿海扩散的趋势终止,同时伴随有南北两种不同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转变。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分布与全新世海面波动有显著的关系,尤其是杭州湾两岸的史前文化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的关系最密切,7000cal.aBP以来的低海面—海退成陆过程为史前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陆地生存空间。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变迁与环境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对比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环境演变记录表明,4000cal.aBP前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东向地域扩展是在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背景下进行的,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共同作用下的扩展和延伸;而4000cal.aBP后史前文化的地域收缩是在气候干冷和沿海海洋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以上初步证明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和收缩与环境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气候环境变化正是引起上述这种变化以及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气候环境成为浙江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其对文化的分布、传播、扩展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03 / 9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浙江良渚遗址群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史辰羲 ;
莫多闻 ;
李春海 ;
刘斌 ;
毛龙江 ;
李明霖 .
地学前缘, 2011, 18 (03) :347-356
[2]   浙江省全新世环境变化的文化响应附视频 [J].
叶玮 ;
李黎霞 ;
朱丽东 ;
冯义雄 ;
陈闻晨 ;
董建博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4) :459-464
[3]   巢湖流域6000-2000 aBP古聚落变更及环境变迁(英文) [J].
吴立 ;
王心源 ;
周昆叔 ;
莫多闻 ;
朱诚 ;
高超 ;
张广胜 ;
李兰 ;
刘丽 ;
韩伟光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0, 20 (05) :687-700
[4]   全新世大暖期末期气候变化对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影响(英文) [J].
刘峰贵 ;
张镱锂 ;
冯兆东 ;
侯光良 ;
周强 ;
张海峰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0, 20 (03) :417-430
[5]   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英文) [J].
李明霖 ;
莫多闻 ;
毛龙江 ;
孙国平 ;
周昆叔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3) :441-454
[6]   论好川文化陶器造型 [J].
舒锦宏 .
中国陶瓷, 2010, 46 (06) :78-81+93
[7]  
Starch grain analysis reveals ancient diet at Kuahuqiao site,Zhejiang Province[J]. YANG XiaoYan1 & JIANG LePing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2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Hangzhou 310014,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12)
[8]  
Climate changes in East China since the Late-glacial inferred from high-resolution mountain peat humification records[J]. MA ChunMei1,ZHU Cheng1,ZHENG ChaoGui2,3,YIN Qian1 & ZHAO ZhiPing1 1 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2 Department of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uzhou College,Chuzhou 239012,China;3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
[9]   宁绍平原史前遗址、埋藏泥炭与中全新世海面变化 [J].
史威 ;
马春梅 ;
焦锋 ;
朱诚 ;
王富葆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8, (04) :169-175
[10]   浙江上山遗址剖面记录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英文) [J].
毛龙江 ;
莫多闻 ;
蒋乐平 ;
贾耀锋 ;
刘晓燕 ;
李明霖 ;
周昆叔 ;
史辰羲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 (02) :24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