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历史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28
作者
刘伟 [1 ]
方敏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改革模式; 改革逻辑; 经济转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从经济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分析出发,对改革命题的实质、不同改革理论与模式的比较、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这在理论上完全不同于西方正统经济学对改革命题的理解,在实践上也和接受"华盛顿共识"的转轨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充分而深刻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改革始终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展开,具有一系列鲜明的逻辑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改革与市场机制培育的统一中推进体制转轨,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市场价格制度改革的统一中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竞争机制,在改革的历史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统一、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统一中不断往前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 / 48
页数:46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今天为何需要政治经济学 [J].
刘伟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 6 (01) :5-17
[2]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问题 [J].
刘伟 ;
张辉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 (04) :98-118+158
[4]   后华盛顿共识:次贷危机之后的发展 [J].
南希伯索尔 ;
弗朗西斯福山 ;
陈雄兵 ;
张甜迪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4) :64-68
[5]   华盛顿共识脱魅 [J].
简克莱格尔 ;
李黎力 ;
李佳佳 .
拉丁美洲研究, 2011, 33 (03) :60-67
[6]   可能的科斯定理与不可能的科斯主义 [J].
方敏 ;
简练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6, (02) :32-39
[7]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J].
Jeffrey Sachs ;
胡永泰 ;
杨小凯 .
经济学(季刊), 2003, (03) :961-988
[9]   斯蒂格利茨对“华盛顿共识”的批判 [J].
毛增余 .
经济学动态, 2003, (02) :81-83
[10]   俄罗斯的私有化和公司治理:错在哪里? [J].
伯纳德·布莱克 ;
雷尼尔·克拉克曼 ;
安娜·塔拉索娃 ;
肖瑾 ;
侯瑾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 (06)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