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循环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长期影响

被引:8
作者
胡文养
陈达光
苏津自
陈松苍
王华军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卡托普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D O I
10.16439/j.cnki.1673-7245.1998.02.003
中图分类号
R-332,R965 [];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对循环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长期影响。方法雄性SHR(n=43)宫内期始,予卡托普利治疗(100mg·kg-1·d-1)到16周,并分别在16周(n=19)和40周(n=24)处死,年龄、性别、数量配对的未治疗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作对照。测定收缩压(SBP)、左室重(LVM)与体重(BW)比、左室心肌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放免测定法)、主动脉和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紫外分光光度法)、肾脏和肝脏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表达、肾脏肾素基因表达(NorthernBlot)。结果卡托普利治疗显著降低SHR16周SBP和LVM/BW,并持续到40周。治疗不影响BW、血浆AngⅡ浓度、血清ACE活性和肝脏AGT基因表达,但明显减少SHR40周左室心肌AngⅡ浓度,抑制SHR16周主动脉ACE活性,并持续到40周,减少SHR16周和40周肾脏AGT基因的表达,卡托普利治疗停药前肾脏肾素基因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长期卡托普利治疗SHR,停药后长时间抑制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如心肌AngⅡ生成、主动脉ACE活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