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治格局的研判与应对——兼论TPP的中国立场

被引:22
作者
何志鹏
机构
[1] 吉林大学"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2] 吉林大学法学院
[3]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5] 吉林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际法; 国际经济法治; 中国; TP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 [国际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从规则内容而言,TPP协定应当视为国际经济法治的新进展,是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推进国际经济法更为完善的努力。而从整个国际法体系与进程的视角看,TPP协定的出现则加剧了国际法的不成体系,削弱了全球市场的构建和完善。就中国而言,必须坦然面对TPP出现的事实,因为这是现存大国基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念对于崛起中的大国进行遏制的必然手段。作为新兴大国,必须着眼于继承发展既有的国际法律体制,构建作为新兴现代化世界强国的国际法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国际法治的中国表达 [J].
何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0) :159-168
[2]   人本化对TPP谈判中国际投资仲裁机制设计的影响 [J].
强之恒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9) :106-120
[3]   TPP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J].
潘晓明 .
国际展望, 2015, 7 (05) :96-111+149
[4]   TPP与TTIP谈判中国掣肘因素研究 [J].
严双伍 ;
龚婧 .
湖北社会科学, 2015, (09) :92-95
[5]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TPP的战略应对 [J].
郑国辉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5, 30 (03) :59-65
[7]   环境问题的冲突与协调模式研究——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为例 [J].
郑玲丽 ;
刘畅 .
太平洋学报, 2015, (04) :66-74
[8]   TPP对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的视角 [J].
孙晓霓 ;
刘晴 .
经济经纬, 2015, 32 (02) :50-55
[9]   参与还是回避——TPP机制的发展与中国的区域战略应对 [J].
熊李力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5, (01) :131-136
[10]   TPP能否取代WTO? [J].
樊轶侠 .
国际税收, 2015, (01)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