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

被引:15
作者
金碚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改革; 对外开放; 工业化; 工业发展; 资源;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8.11.007
中图分类号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用30年的时间,几乎走过了世界工业化200多年产业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都有本质上相同的客观规律性,那就是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经济开放,推动技术进步,依此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任何国家无论是资源丰富还是缺乏,都不可形成长期单纯依赖资源优势的增长模式,依靠制度和技术创新,才是工业化最根本的动因。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无比辉煌的,同时,这也产生了一种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及其在各方面的体现:"追求极度压缩过程的显示性结果"。从世界工业化的历史长河看,中国改革开放还将经历更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发育过程。解决中国现阶段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消化工业化成本上升的压力,保持中国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世界工业化的历史和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都证明了:归根到底,只有在有效和公平竞争秩序中,才能形成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所以,公平竞争是推进工业创新的最有效制度和政策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126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剑桥美国经济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恩格尔曼等, 2008
[2]  
光阴似箭[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弗里曼, 2007
[3]  
美国制造[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居伊·索尔曼(GuySorman)著, 2006
[4]  
资本主义的增长奇迹[M]. 中信出版社 , (美)威廉·鲍莫尔(WilliamJ.Baumol)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