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产业升级的微观机理:一个产权经济学的观点

被引:11
作者
王海杰 [1 ]
李延朋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商学院
[2]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产权碎化; 微观机理;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4.007
中图分类号
F271.2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随着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和竞争模式的改变,根植于企业资源能力和业务流程等因素的企业产权的多维属性的分立和重组,造成了GVC中企业内部产权碎化和外部产权弱化。与企业内部产权碎化相伴的次级"类产权"组织彼此之间及其与一级产权组织之间,与外部产权被弱化相伴的GVC弱势企业与控制企业之间,各权力主体均围绕处在不同领域的关键资源能力而展开多元博弈,博弈各方都力图获得较高的资源位,提升外部产权强度,从而实现价值链升级并获得较多的组织租金或价值链租金。产业升级是以企业产权外部强度提升为基础的多元权力主体的动态博弈过程。GVC弱势企业可通过企业内外关键资源能力的重组和提升,在维持内部权力均衡的同时,借助实施策略性冲击实现价值链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多层科层中的最优序贯授权与“一刀切”政策 [J].
梁平汉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1) :29-46
[2]   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基于对吉利、奇瑞、华晨、比亚迪和哈飞等华系汽车的案例分析 [J].
田志龙 ;
李春荣 ;
蒋倩 ;
王浩 ;
刘林 ;
朱力 ;
朱守拓 .
管理世界, 2010, (08) :139-152+188
[3]   论产业结构后发优势的内涵及其实现机理 [J].
王瑛 ;
郭熙保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620-625
[4]   产品内分工对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 [J].
喻春娇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6) :22-26+82
[5]   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运行机制 [J].
张魁伟 ;
许可 .
经济学家, 2007, (04) :59-64
[6]   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 [J].
曾铮 ;
王鹏 .
财贸经济, 2007, (03) :121-125
[7]   从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J].
谢光亚 ;
郑春 .
商业研究, 2006, (11) :56-58
[8]   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基于整合与协同演化的视角 [J].
韵江 ;
高良谋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1) :103-110
[9]   论无边界企业 [J].
李海舰 ;
原磊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94-102
[10]   资本积累、模仿与创新——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看落后国家如何赶超 [J].
尹翔硕 ;
尹翔康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4) :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