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地青海云杉人工林土壤抗冲性试验研究

被引:26
作者
胡建忠
周心澄
李文忠
张春霞
不详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 正交试验; 根系; 退耕还林地; 青海云杉;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6.00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青海云杉为青海省大通县的顶极植物群落树种,是当地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通过研究退耕地青海云杉人工林的土壤抗冲性,对于科学指导当地生产实践、制定退耕还林方案等十分必要。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土层、坡度、流量对抗冲性的影响依次增强,以流量对抗冲性的影响最大。<1mm根数是影响土壤抗冲性的主要生物因素,<1mm根数越多,土壤抗冲性越强。青海云杉人工林根系为表层聚积、下层骤减的分布类型。表土层(0~20cm)为根系密集分布层,<1mm根数占98.88%,根长占91.37%,该层根系对土壤颗粒的网络粘结作用最好,抗冲性最强,其平均值达到0.830min/g,为中层(0.201min/g)抗冲性的4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应重视对在表土层中密集分布须根类型植物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土区土壤抗冲性研究进展及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J].
吴普特 .
水土保持研究, 1997, (S1) :59-66
[2]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的试验研究 [J].
周佩华 ;
郑世清 ;
吴普特 ;
王占礼 ;
武春龙 .
水土保持研究, 1997, (S1) :47-58+66
[3]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研究及有关问题 [J].
刘国彬 .
水土保持研究, 1997, (S1) :91-101
[4]   土壤侵蚀转折坡度的研究 [J].
陈明华,聂碧娟 .
福建水土保持, 1995, (03) :35-38
[5]   强化黄土高原土壤渗透性及抗冲性的研究 [J].
朱显谟 ;
田积莹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3, (03) :1-10
[6]   土壤侵蚀的坡度界限研究 [J].
曹文洪 .
水土保持通报, 1993, (04) :1-5
[7]   林地枯落物抗冲机理研究 [J].
汪有科 ;
吴钦孝 ;
赵鸿雁 ;
刘向东 ;
韩冰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3, (01) :75-80
[8]   不同坡度对土壤冲刷量影响试验 [J].
陈法扬 .
中国水土保持, 1985, (02) :20-21
[9]  
植被护坡工程技术[M].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周德培,张俊云著, 2003
[10]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坡度分级数据集[M]. 海洋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