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

被引:140
作者
潘静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学科建设; 特征与内涵;
D O I
10.13236/j.cnki.jshe.2016.05.006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一流学科具有顶尖级的学术带头人与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充足的学术经费与先进的科研设备,开放有序的动力机制与协同竞争的创新机制,以及卓著的学术成果产出与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学科可以提升大学的美誉度;通过吸引优秀师资与生源使大学形成持续竞争力;可以有效推动大学声誉的再生产;可以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双一流"建设需要创新人才聚集与成长机制,吸纳青年学术领军人才;建立开放有序的学科融通机制,形成互相支撑的一流学科群;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首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 [J].
王洪才 .
重庆高教研究, 2016, (01) :7-11
[2]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 [J].
周光礼 ;
武建鑫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01) :65-73
[3]   素质教育知与行 [J].
龚克 .
中国高教研究, 2015, (05) :7-8+14
[4]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J].
尹宁伟 .
重庆高教研究, 2015, 3 (02) :22-27
[5]   声誉机制、契约选择与农地流转口头契约自我履约研究 [J].
洪名勇 ;
钱龙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1) :34-43
[6]   美国一流高校智库人员配置与管理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为例 [J].
陈英霞 ;
刘昊 .
比较教育研究, 2014, 36 (02) :66-71
[7]   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 [J].
罗青兰 ;
孙乃纪 ;
于桂兰 .
现代经济探讨, 2012, (04) :84-87
[8]   哈佛大学科研经费及其管理模式 [J].
张伟 .
现代教育管理, 2012, (01) :113-118
[9]   人才成长的八大规律 [J].
王通讯 .
社会观察, 2006, (03) :15-16
[10]   大学声誉的生产战略 [J].
马陆亭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4, (04)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