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梯级电站喀斯特库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10
作者
黄秋燕 [1 ,2 ]
胡宝清 [2 ]
曾令锋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2]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 喀斯特库区; 红水河梯级电站; 景观类型脆弱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红水河库区典型区域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年~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景观类型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变化核心是水田、旱地、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中覆盖荒草地、低覆盖荒草地、灌木林地与有林地,其中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荒草、低覆盖草地、旱地大幅度减少,裸岩砾石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②各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有较明显的差别,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各种地类相互转换复杂,土地退化及各地类转化为水域现象十分明显;③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呈破碎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提高,斑块类型趋于离散,景观变化的区域差异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基本一致;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电建设及脆弱本底环境对库区的累积作用是库区生态环境难以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喀斯特库区土地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人类活动强度超过喀斯特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将会导致喀斯特库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促进库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05 / 18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奈曼旗生态脆弱性及空间分异特征 [J].
荆玉平 ;
张树文 ;
李颖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2) :159-164
[2]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分析 [J].
荆玉平 ;
张树文 ;
李颖 .
生态学杂志, 2008, (02) :229-234
[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J].
胡巍巍 ;
王根绪 ;
邓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1) :18-24
[4]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许其功 ;
刘鸿亮 ;
席北斗 ;
沈珍瑶 ;
魏自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12) :83-86+122
[5]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及其成果的价值评估——以广西平果县果化示范区为例 [J].
吴孔运 ;
蒋忠诚 ;
罗为群 .
地球与环境, 2007, (02) :159-165
[6]   大洪河水库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J].
邵景安 ;
李阳兵 ;
魏朝富 ;
谢德体 .
生态学杂志, 2007, (06) :898-903
[7]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海南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J].
邱彭华 ;
徐颂军 ;
谢跟踪 ;
唐本安 ;
毕华 ;
余龙师 .
生态学报, 2007, (04) :1257-1264
[8]   广西喀斯特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J].
邓旭升 .
市场论坛, 2006, (10) :7-12
[9]   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与扶贫开发探析 [J].
刘彦随 ;
邓旭升 ;
胡业翠 .
山地学报, 2006, (02) :228-233
[10]   从水库移民安置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广西红水河梯级电站水库移民安置为例 [J].
俸代瑜 .
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4) :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