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空间分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被引:34
作者
杨庆媛 [1 ]
冯应斌 [1 ]
杨华均 [2 ]
董世琳 [3 ]
信桂新 [1 ]
孙小群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3]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学会
关键词
经济分析; 耦合; 土地利用; 空间分异; 土地整理项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该文在对重庆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概况及其空间分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项目耦合关系,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新增耕地率,可把重庆市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划分为4个类型:整理型、整理开发型、开发整理型、开发型;按照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的高低可划分为4个类型:高投资型、中等投资型、投资偏低型以及低投资型;实施规模单位面积投资额与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耦合曲线类型为复合曲线;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与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耦合关系呈"S"型变化趋势。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与区县经济发展关系并不明显且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出现了农用地以及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和项目实施规模加大而实施规模单位面积投资额降低的"表象"。通过对重庆市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的耦合规律研究,为重庆市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重庆市耕地质量分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 [J].
袁天凤 ;
邱道持 .
经济地理, 2008, (03) :483-487+496
[2]   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 [J].
许振宇 ;
贺建林 .
资源科学, 2008, (02) :185-191
[3]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以深圳市和宁波市为例 [J].
梁红梅 ;
刘卫东 ;
刘会平 ;
林育欣 ;
刘勇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2) :42-48
[4]   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分析 [J].
王宏伟 ;
张小雷 ;
魏山峰 ;
康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2) :140-147
[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1) :94-99
[7]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J].
李崇明 ;
丁烈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1) :134-139+144
[8]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研究 [J].
吴开亚 ;
陈晓剑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6) :9-11+59
[9]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黄金川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03, (02) :211-220
[10]   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 [J].
鹿心社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1) :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