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径流中磷组分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王小治
曹志洪
盛海君
封克
朱建国
机构
[1]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扬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南京,江苏扬州,江苏扬州,南京
关键词
渗育性水稻土; 径流; 磷组分; 溶解有机磷; 富营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试验于 2 0 0 2年在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上进行 ,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 (P 0、30、70、15 0和30 0kghm-2 )麦稻轮作中土壤径流磷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 :在麦稻轮作期间 ,除最高施磷处理P 30 0kghm-2的径流磷损失达到P 0 75kghm-2 外 ,其余各施肥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虽然径流损失的磷最多也不足施磷量的 0 1% ;但径流中溶解磷浓度均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磷浓度的阈值 ( 0 0 2mgL-1) ,故农田径流携带的磷长期进入水体也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径流携带的磷以产生第一次径流时为最多 ;径流磷中以颗粒磷为主占总磷的 6 0 %以上 ;溶解磷则在 4 0 %以下 ,而溶解磷中以有机磷为主 ,除P 30 0kghm-2 处理外 ,其余处理的径流中溶解有机磷占总溶解磷的 5 2 0 %~ 76 2 %之间。因此 ,仅测定溶解的无机磷作为溶解磷组分 ,必将低估径流溶解磷的数量及其贡献 ;施肥未增加当季径流中溶解有机磷的浓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亚热带丘陵区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磷素径流输出特征 [J].
杨金玲 ;
张甘霖 ;
张华 ;
周瑞荣 .
环境科学, 2002, (05) :36-41
[2]   同安湾潘涂对虾养殖垦区不同形态磷的含量与动态 [J].
郭丰 ;
聂鑫 ;
周时强 ;
黄凌风 ;
苏永全 ;
沈国英 .
水产学报, 2001, (05) :443-447
[4]   降雨-径流过程中土壤表层磷迁移过程的模拟研究 [J].
单保庆 ;
尹澄清 ;
于静 ;
白颖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1) :7-12
[5]   太湖水体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J].
范成新 .
湖泊科学, 1996, (04) :297-304
[6]   厦门海域浮游植物和细菌对溶解有机磷的利用 [J].
黄邦钦,王海黎,洪华生,商少凌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625-630
[7]   长江流域太湖区降雨侵蚀力及其应用的研究 [J].
卜兆宏 .
农村生态环境, 1994, (04) :1-6
[8]   水田植物营养素的流失与控制措施 [J].
吴炳方 .
环境科学, 1991, (03) :88-91+97
[9]  
中国太湖地区水稻土[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徐琪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