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中国陆地表面粗糙度长度的空间分布

被引:25
作者
李军 [1 ]
游松财 [2 ]
黄敬峰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粗糙度长度; GIS; 地形; 土地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粗糙度长度是边界层气象学中常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反映下垫面形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技术分析了中国地形粗糙度长度和地表粗糙度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形粗糙长度与中国的地形形态吻合良好;而地表粗糙度长度也很好地反映了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结果具有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粗糙度长度综述 [J].
曹文俊 .
气象, 1991, (04) :45-47+37
[2]  
F. B. Smith,D. J. Carson.Some thoughts on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boundary-layer relevant to numerical modelling[J].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1977
[3]  
姚昌恬, 编.中国山情[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  
[美]豪根(D·A·Haugen) 编,李光生 译.微气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