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功能效应与普惠金融发展——嬗变中的“道德”与制度正义

被引:18
作者
张贺
机构
[1]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异化; 制度正义; 普惠金融;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17.03.015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基于农村金融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践视角进行研究,认为:受不同时期国家战略偏好的影响,农村金融始终无法摆脱"功能主义"效应,并内化为计划经济逻辑下的财政再分配功能,以最大可能的攫取农村经济剩余,支持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战略。显然,一个有偏的制度安排是导致当前农村金融发展失衡的制度性根源。其典型问题可以表达为三个方面:农村金融供给市场失灵、金融服务偏好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于此,本文认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嬗变中的道德回归、人本金融价值观的重塑与制度正义的彰显;进而,提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崔鸿雁.复旦大学.2012, 03
[2]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D].张宝祥.吉林大学.2004, 04
[3]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王茜 .
经济纵横, 2016, (08) :101-104
[4]   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J].
李涛 ;
徐翔 ;
孙硕 .
金融研究, 2016, (04) :1-16
[5]   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服务调查与分析 [J].
彭迈 .
学习论坛, 2015, 31 (12) :35-38
[6]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关系分析 [J].
温涛 ;
白继山 ;
王小华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10) :42-54
[7]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 [J].
刘萍萍 ;
钟秋波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1 (06) :33-40
[9]   金融学的人文特性及其文化阐释 [J].
白钦先 ;
秦援晋 ;
王臻 .
金融发展评论, 2014, (02) :130-144
[10]   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J].
吴国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4) :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