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密度估计法的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动态分析

被引:18
作者
施祖麟
黄治华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区差距; 核密度估计; 双峰分布;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09.04.01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应用核估计方法对1978~2007年中国省级地区经济增长动态进行了分析,通过4个时点的人均GDP分布概率密度的核估计,我们发现在我国改革的3个不同阶段,中国省级地区的增长动态不是简单线性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两极分化与中间交叉变动的混合,三大直辖市始终在前3位,而贵州则始终停留在最后1位。从长远来看,中国省际增长分布有向双峰(bimodal)分布发展的趋势,这在1999年表现非常明显。三个阶段的动态分析说明,中国区域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中能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非参数计量经济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叶阿忠著, 2003
[2]  
经济回归模型及计算[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童恒庆编著, 1997
[3]  
Empirics for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Stratification, Polarization, and Convergence Clubs[J] . Danny T. Quah.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