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40年来死因构成的变迁及预防对策的思考

被引:12
作者
蔡亚平
机构
[1]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湖南衡阳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构成比; 变迁; 预防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4 [疾病的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为卫生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确定疾病的防制重点、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通过收集、综合、整理我国部分城市及县的有关资料 ,应用Office 2 0 0 0进行图表处理 ,并作趋势卡方检验 ,对我国近 4 0年来死因构成比及主要死因死亡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解放以来 ,我国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近 4 0年来城乡死因构成比发生了明显变化 ,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前 5位死因 ,占总死亡的 80 %左右 ,城市以恶性肿瘤为首位 ,农村以呼吸系统疾病为首位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精神病、神经病进入城市前 10位死因 ,新生儿病、传染病、肺结核仍处于农村前 10位死因之列。结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特别是在传染病、肺结核防治方面 ;恶性肿瘤、慢性病、损伤和中毒应作为今后我国疾病防治的重点之一 ;在农村 ,应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 ,降低新生儿病死亡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人口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J].
赵素萍 ;
毛嘉文 ;
胡建平 .
中国卫生统计, 1999, (05) :21-26
[2]   广东省1986~1995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J].
林矛 ;
曾汉武 ;
陈茂香 ;
徐勇 .
广东卫生防疫, 1998, (01) :1-3
[3]   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及趋势 [J].
邓伟 ;
顾杏元 ;
查波 .
中国卫生统计, 1997, (04) :33-35
[4]   工业区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及居民死因的影响 [J].
胡怀明,徐任霞,刘方针 .
中国公共卫生, 1997, (05) :289-289
[5]  
当代中国的人口[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王维志等撰稿,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