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土性”景观

被引:17
作者
彭兆荣
机构
[1]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土社会; “乡土性”; “草根性”; 景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对中国社会的基本判断,古今中外都相当一致:以农耕文明为本的乡土中国。无论从性质、内容还是范畴、形式,都以"三农"为本、为主、为范。就社会性质而言,"乡土性"可以概括。很自然地,乡土景观也以农为基本,在此背景之下所形成的形态各异的景色、景致、景观就成为中国乡土视觉的对象和形态。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需要对其中的"乡土性"给予特别强调。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M].彭兆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978-7-301-29093-4
[2]  
发现乡土景观.[M].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商务印书馆.2016,
[3]  
《说文解字》标点整理本.[M].王平;李建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
[4]  
字源.[M].李学勤.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5]  
汉画图像与艺术史学研究.[M].黄雅峰;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丁山;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7]  
江村经济.[M].费孝通;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说文解字新订.[M].臧克和;王平校订;.中华书局.2002,
[9]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  
古代礼制风俗漫谈.[M].《文史知识》编辑部 编.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