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地区发展差距与协调发展策略

被引:13
作者
王晓芳 [1 ,2 ,3 ]
姜玉培 [1 ,2 ,3 ]
卓蓉蓉 [1 ,2 ,3 ]
曹传新 [4 ]
郑文升 [1 ,2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所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地区发展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为背景,重点探究长江经济带地区发展差距与协调发展策略。通过对1992~2013年长江经济带地区发展差距的测算与分析,总结地区差距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物流运输发展、人口文化水平、城镇化等方面的表现,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统筹黄金水道与综合交通建设、协调行政区经济与流域经济、整合并升级产业结构体系、发挥新型城镇化支撑作用、整合与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建议建立全方位开放的地区发展格局、建设立体化、城镇化、生态化流域经济、统筹运用梯度、反梯度与地方化开发模式、推进重点领域与重点地区的率先突破,以及促进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协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76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J].
詹新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9) :141-146
[2]   地区差异、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J].
周少甫 ;
亓寿伟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8) :115-120
[3]   我国地区经济的长期收敛性——一个新方法的应用 [J].
彭国华 .
管理世界, 2006, (09) :53-58
[4]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 [J].
金相郁 ;
郝寿义 .
财经科学, 2006, (07) :110-117
[5]   区域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 [J].
杨敏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02) :26-32
[6]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 [J].
徐建华 ;
鲁凤 ;
苏方林 ;
卢艳 .
地理研究, 2005, (01) :57-68
[7]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陈秀山 ;
徐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5) :117-129+207
[8]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12
[9]   Another look at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Greece [J].
Tsionas, EG .
REGIONAL STUDIES, 2002, 36 (06) :603-609
[10]  
Five bell shapes in development[J] . William Alonso.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 19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