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融资约束与产出效率损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分析
被引:20
作者:
葛鹏
[1
]
干春晖
[2
]
李思龙
[3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 上海海关学院
[3]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资本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企业;
产出损失;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7.01.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406.7 [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120202 ;
摘要:
融资约束能够带来多大程度产出效率损失,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经典模型——Hsieh and Klenow的模型为基础,结合龚关等提出的规模报酬改变的约束条件,对Hsieh and Klenow的模型进行了改良,将融资约束引入该模型来计算产出效率损失。借鉴Hadlock(2010)和Baker(2003)研究融资约束的SA指标和KZ指标,对其比较分析后得到更适合中国的KZ指标。在此基础上,将KZ指标引入Hsieh and Klenow模型,对不同行业内企业按照融资约束程度分组,推导出各行业内部因融资约束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值ρ和总体产出效率损失值。主要有以下结论:(1)发现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从2005年出现恶化,配置效率损失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2)得出了融资约束产生的各行业内部效率损失情况;(3)计算得出2004—2007年间融资约束给我国工业企业带来了32%38%的总产出效率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8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