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IRPAT和GM(1,1)模型的湖南省农地投入碳排放增长机理及趋势预测

被引:32
作者
黎孔清 [1 ]
陈俭军 [2 ]
马豆豆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投入;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GM(1,1); 湖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83305 ;
摘要
探索农地投入的碳排放特征、增长机理及趋势预测,并提出减排对策对农业发展向低碳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STIRPAT和GM(1,1)模型解析湖南省农地投入碳排放增长机理并做出趋势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4年湖南省农地投入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5%,各类碳源中化肥累计的碳排放量最大,其次是农药;此外翻耕、农药、农膜、柴油、灌溉、化肥累计碳排放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68%、3.22%、7.47%、6.42%、2.57%、3.25%。农业人口、人均农业GDP、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显著影响农地碳排放,各因素每发生1%的变动会相应带来农地碳排放量约0.20%、0.95%、0.12%、0.98%和0.93%的变化。通过GM(1,1)模型对2016~2020年湖南省农地投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碳排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预计达到430.43万t。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农地投入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田减缓气候变化潜力的统计计量与模型模拟.[D].程琨.南京农业大学.2013, 07
[2]  
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李波.华中农业大学.2011, 04
[3]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J].
York, R ;
Rosa, EA ;
Dietz, T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3, 46 (03) :351-365
[4]  
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 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Tristram O West;Gregg Marland.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2, 1
[5]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J].
刘满芝 ;
刘贤贤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08) :1111-1122
[6]   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测算及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J].
梁青青 .
软科学, 2017, 31 (01) :81-84
[7]  
IPAT及其扩展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J].王永刚;王旭;孙长虹;芦晓燕;.应用生态学报.2015, 03
[8]   农地利用碳排放的特征及趋势 [J].
杨果 ;
尚杰 .
经济纵横, 2014, (12) :108-111
[9]   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 [J].
张勇 ;
张乐勤 ;
包婷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4) :512-517
[10]   基于ANP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黎孔清 ;
陈银蓉 ;
陈家荣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15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