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计利润分离法在中国适用性的反思

被引:5
作者
张昕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利润操控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应计利润分析法在模型设定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变化给数据收集工作带来较大干扰,此外,应计利润分离法本身也无法全面客观地计量盈余管理,具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应计利润分离法在中国作为计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方法应谨慎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魏涛 ;
陆正飞 ;
单宏伟 .
管理世界, 2007, (01) :113-121+172
[2]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关系研究 [J].
孟焰 ;
张秀梅 .
会计研究, 2006, (04) :37-43+94
[3]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 [J].
王亚平 ;
吴联生 ;
白云霞 .
经济研究, 2005, (12) :102-112
[4]   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 [J].
陈晓 ;
王琨 .
经济研究, 2005, (04) :77-86+128
[5]   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J].
徐浩萍 .
会计研究, 2004, (01) :44-49+96
[6]   对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问题的探讨 [J].
孟焰 ;
张莉 .
会计研究, 2003, (12) :14-18
[7]   关于我国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 [J].
陆建桥 .
会计研究, 2002, (03) :13-17+65
[8]   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 [J].
陈晓 ;
李静 .
会计研究, 2001, (12) :20-28+64
[9]   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J].
陈小悦 ;
肖星 ;
过晓艳 .
经济研究, 2000, (01) :30-36
[10]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
Roychowdhury, Sugata .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06, 42 (03) :33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