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型城市界定方法的再考察

被引:50
作者
刘云刚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国广东广州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职能分类; 发生学分类; 界定方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6.06.011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对于资源型城市范畴的界定,目前有多种方法,其主流是采用职能界定。职能方法虽然易于定量化却并不适合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实情。文章在吸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发生学分类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其分布状况和总体特征作了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县级以上)共5种类型63个,其中煤炭型城市最多,约占总数的3/5。这些城市分布于全国21个省区,特别是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安徽6省最为集中。地级资源型城市数量约占全国地级城市数的19%,市区人口约占全国地级城市人口的12.4%,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地级城市的10.4%。资源型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它是中国城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940 / 9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11) :37-39+59
[2]   大庆市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 [J].
刘云刚 .
经济地理, 2000, (05) :26-29
[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 [J].
武春友 ;
叶瑛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6-9
[4]   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 [J].
焦华富 ;
陆林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3) :291-296
[6]   资源型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兼论大庆市城市空间重组 [J].
赵景海 ;
俞滨洋 .
城市规划, 1999, (08) :54-55
[7]   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张以诚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1) :75-80
[8]   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对策探讨——以鸡西市为例 [J].
臧淑英 .
资源科学, 1999, (01) :53-58
[9]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初探 [J].
沈镭 ;
程静 .
资源科学, 1999, (01) :46-52
[10]   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 [J].
沈镭 ;
程静 .
经济地理, 1998, (02)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