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六镇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及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59
作者
王云才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旅游开发; 持续利用; 对比研究; 对策调整;
D O I
10.19603/j.cnki.1000-1190.2006.01.02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江南六大水乡古镇被发现、保护,并且进行旅游开发之后,就以其独有的水乡风貌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为古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形成了古镇独特的发展模式.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因受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在江南六镇传统发展模式中也呈现出商业化过度、现代化过快、空心化明显、克隆化普遍和超载化突出的严重问题.立足六镇旅游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在分析古镇旅游开发利用模式中的共同特征和其显现出来的问题,探讨了古镇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古镇保护和持续利用的5个方面的新对策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评价及持续利用 [J].
王云才 .
地理学报, 2005, (04) :645-655
[2]   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 [J].
刘盛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505-509
[3]   我国古村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J].
汪黎明 .
今日国土, 2004, (11) :30-33
[4]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 [J].
王莉 ;
陆林 ;
童世荣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6) :529-534
[5]   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以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为例 [J].
王云才 .
地理研究, 2003, (03) :324-334
[6]   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 [J].
熊侠仙 ;
张松 ;
周俭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6) :61-63+80
[7]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体系 [J].
王云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89-393
[8]   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与借鉴 [J].
王云才 .
旅游学刊, 2002, (04) :45-50
[9]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 [J].
阮仪三 ;
邵甬 ;
林林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1-4+79
[10]   从珠江三角洲的实践看我国田园公园的发展 [J].
王云才 .
旅游学刊, 2001, (02)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