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的空间格局

被引:15
作者
姜海宁 [1 ,2 ,3 ]
张文忠 [2 ,3 ]
吕国庆 [4 ]
马仁锋 [5 ]
余建辉 [2 ,3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5]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日资纺织服装企业; 空间格局; 泊松回归模型;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8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选择上海作为研究区域,以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GIS软件,分析1995-2012年上海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企业集聚与扩散并存,并向郊区化发展,其中开发区是企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并沿高速、高架路呈带状分布,其集聚强度和规模随时间推移迅速增大;外商独资企业与合资合作企业的集聚格局相似,中心依赖性较弱,而大规模企业倾向于集聚在郊区,小规模企业中心依赖性较强。运用泊松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接近高速或高架路因素对企业具有显著吸引作用,其次是开发区、集聚因素及地价因素影响也较大,高等院校影响相对较小,而其他4个因素作用并不明显。此外,与合资合作企业相比,外商独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对集聚效应、开发区以及高等院校更加敏感,而受地价、接近高速高架路等影响相对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095 / 11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空间数据分析教程.[M].王劲峰; 廖一兰; 刘鑫; 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
[2]  
Energy efficiency and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in the overall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J].Lihong Peng;Yiting Zhang;Yejun Wang;Xiaoling Zeng;Najun Peng;Ang Yu.Energy.2015,
[3]   The evolution of Japanese investment in China: from toys to textiles t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J].
Delios, A. ;
Beamish, P. W. ;
Zhao, X. .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09, 15 (03) :323-345
[4]   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格局演化及产业特征 [J].
高超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02-213
[5]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的粘性分析 [J].
耿文才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259-269
[6]   中国纺织产业品牌发展研究 [J].
郭星梅 ;
邱夷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11) :78-83
[7]   1920-1930年代沪、汉比较视域下的武汉棉纺织企业发展模式探析 [J].
刘岩岩 .
上海经济研究, 2014, (10) :100-108+116
[8]   全球价值链、企业能力与转型升级——基于我国珠三角地区纺织企业的研究 [J].
邱红 ;
林汉川 .
经济管理, 2014, 36 (08) :66-77
[9]   广东省纺织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竞争力分析 [J].
万千欢 ;
千庆兰 ;
陈颖彪 .
经济地理, 2014, 34 (06) :130-136
[10]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潜在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 [J].
陆圣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11) :27-33+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