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35
作者
:
谭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谭荣
曲福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曲福田
郭忠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郭忠兴
机构
: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来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年
/ 03期
关键词
:
耕地非农化;
经济增长;
泰尔指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
现阶段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地区差异,掌握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耕地非农化指标的高效调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利用1989~2001年我国东、中、西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省数据,测算了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GDP增量为对象的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等指标,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类地区内部省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增大、中部减小、西部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鉴于此,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地区间公平发展环境的角度出发,耕地非农化指标调控的重点在于三类地区各自内部省份之间的调剂。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M].蔡〓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中国地区发展.[M].魏后凯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
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研究
[J].
梁勤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梁勤欧
;
祝国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祝国瑞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3,
(04)
:302
-306
[4]
我国城市生产函数的初步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福军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1,
(01)
:13
-15
[5]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林毅夫
;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蔡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
-12
←
1
→
共 5 条
[1]
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M].蔡〓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中国地区发展.[M].魏后凯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
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研究
[J].
梁勤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梁勤欧
;
祝国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祝国瑞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3,
(04)
:302
-306
[4]
我国城市生产函数的初步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福军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1,
(01)
:13
-15
[5]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林毅夫
;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蔡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
-1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