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行动的社会生成机制

被引:81
作者
张乐
童星
机构
[1] 山东大学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邻避行动; 生成机制; 环境抗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就国内的经验看,"邻避"行动既非居民的情感宣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分配不公的必然结果,不同类型的邻避行动有着迥异的生成机制。经济理性、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三种行动逻辑分别主导着污染类、风险集聚类、心理不悦类三种典型"邻避"行动的生成过程。而社区压力与从众心理、社会信任缺失与无效的风险沟通以及居民过度的风险想象等社会心理与文化因素的联合作用让孤立的"邻避"行动演化为群体性"邻避"冲突成为可能。有关部门要清晰界定经济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切实尊重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权利,逐步恢复社会信任,化解"邻避"冲突时更多地考虑并满足居民的价值与情感诉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J].
陶鹏 ;
童星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8) :63-68
[2]  
污名.[M].(美) 戈夫曼; 著.商务印书馆.2009,
[3]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4]  
失控的世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s)著;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M].麻国庆[著];.文物出版社.1999,
[6]   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NIMBY SYNDROME [J].
DEAR, M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2, 58 (03) :28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