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时空特征与趋同演化分析

被引:17
作者
李天籽 [1 ]
韩沅刚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关键词
创新风险; 科技金融; 趋同演化; 空间马尔可夫链; 金融服务体系; 武汉城市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2.01.008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重视创新风险引发的投资损失,是提高科技金融服务质量的关键。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战略高地以及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科技强区建设、金融体系升级、高技术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结合Undesirable-SBM模型、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对武汉城市圈9座城市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剖析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空间格局、时空演变及趋同演化。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科技金融效率均低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表明忽略创新风险会高估科技金融效率水平;(2)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均以武汉城市为重心且未发生迁移,城市科技金融效率"西北—东南"分布格局较为稳定,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扩张;(3)城市科技金融效率偏向上转移,演变路径受原有状态影响较大,且较难实现跨越式升迁;(4)考虑空间滞后项的空间马尔可夫链结果显示,邻域类型对城市科技金融效率状态转移影响显著,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近邻效应,即转移方向与邻近城市类型基本保持一致,呈现"高高趋同,低低趋同,高拉动低,低抑制高"的空间演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耦合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冯锐 ;
高菠阳 ;
陈钰淳 ;
张婷婷 .
地理研究, 2020, 39 (09) :1972-1986
[2]   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两圈四区”的经验数据 [J].
刘瑞波 ;
张茜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 36 (04) :147-160
[3]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科技金融发展分类策略研究 [J].
王海芸 ;
刘杨 .
科学学研究, 2020, 38 (06) :1018-1027
[4]   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证 [J].
李琳 ;
刘瑞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 (16) :56-63
[5]   文化制造业的科技金融支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 [J].
廖继胜 ;
刘志虹 ;
郑也夫 .
江西社会科学, 2019, 39 (10) :37-49+254
[6]   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 [J].
张春香 .
软科学, 2019, 33 (10) :13-19
[7]   基于DEA-Tobit的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金融支持效率研究 [J].
崔学海 ;
王崇举 ;
曾波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 34 (09) :77-84
[8]   武汉城市圈内部空间联系及其轴-辐网络结构演化 [J].
田野 ;
罗静 ;
孙建伟 ;
董莹 ;
陈国磊 .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7) :1093-1102
[9]   中国科技金融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区域均衡性 [J].
易明 ;
张莲 ;
杨丽莎 ;
付丽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 (10) :34-40
[10]   中国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效率的PP-SFA分析——基于中国30个省域实证研究 [J].
潘娟 ;
张玉喜 .
系统工程, 2019, 37 (02)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