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特点、成因及不利影响的化解

被引:9
作者
王克群
机构
[1]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企业债;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地方财政;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0.11.008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内对促进地方经济和公益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举债的随意性加大。地方政府巨额负债,对今后地方政府正常运转和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是困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隐患之一,如果治理不当,将会对我国摆脱经济危机、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造成的长远风险仍应保持足够的警觉。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 [J].
于海峰 ;
崔迪 .
财政研究, 2010, (06) :56-59
[2]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 [J].
王秋云 .
金融经济, 2010, (08) :15-16
[3]   经济危机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的探究 [J].
周鹏 .
改革与开放, 2010, (06) :75-76
[4]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难题 [J].
周长春 ;
马东梅 .
浙江经济, 2010, (06) :8-8
[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初步分析 [J].
孙勇 .
金融会计, 2010, (03) :43-48
[6]   美国、加拿大州(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考察报告 [J].
财政部预算司考察团 .
财政研究, 2010, (02) :78-80
[7]   美、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马金华 ;
李国锋 ;
谢兴春 .
创新, 2010, 4 (01) :41-45
[8]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与化解对策——对湖北荆门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J].
湖北省荆门市财政局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04) :42-56
[9]   必须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J].
张秀梅 ;
周小龙 .
江苏农村经济, 2010, (01) :41-42
[10]   警惕“第二财政”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令人堪忧 [J].
冯树健 .
财政监督, 2010, (01)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