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初步测度

被引:37
作者
陈雯 [1 ]
王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空间一体化; 指标; 长江三角洲;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8.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一体化空间格局,并不是均匀的空间发展,而是经济更为集中、分工日益密切、生活水平从分异到收敛的过程。从密度、距离、功能分工和联系分割维度,构建评价区域一体化的4类指标,在宏观层面上对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密度不断增强,但核心集聚与区域扩散并存;交通可达性显著提高,区际间商贸流动距离缩短,成本下降;地区专业化水平提升,地区间实现分工与协作。其中,制造业正由原核心向外围转移,而生产性服务业则出现核心城市集聚态势;多层次、多模式的网状区域管治体系正在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902 / 9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Revisiting and Rethinking Regional Urbanization in Changjiang River Delta,China[J]. Mark Yaolin WANG.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2(05)
[2]   城市旅游竞争潜力时空格局演化及其结构合理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曹芳东 ;
黄震方 ;
吴江 ;
徐敏 .
地理科学, 2012, 32 (08) :944-950
[3]   外部成本对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空间格局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吴威 ;
曹有挥 ;
梁双波 .
地理科学, 2011, 31 (11) :1322-1328
[4]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研究 [J].
靳诚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1, 31 (11) :1329-1334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 [J].
车前进 ;
段学军 ;
郭垚 ;
王磊 ;
曹有挥 .
地理学报, 2011, 66 (04) :446-456
[7]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分布演化与偏移增长 [J].
段学军 ;
王书国 ;
陈雯 .
地理科学, 2008, (02) :139-144
[8]   长江三角洲多中心城市区域与多层次管治 [J].
张京祥 ;
罗小龙 ;
殷洁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1) :65-69
[9]   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 [J].
徐现祥 ;
李郇 ;
王美今 .
经济学(季刊), 2007, (04) :1075-1096
[10]   开放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梁双波 .
地理研究, 2007, (02) :39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