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与司法模式构造的规律性研究——以司法供求关系为中心

被引:4
作者
曹全来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制研究室
关键词
司法供求关系; 司法模式; 国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司法的本质,就是国家提供司法供给,满足民众司法需求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司法供求关系处于动态的、非均衡的状态。在该规律的支配下,一个特定的国家都会以本国国情为基础,形成以司法权为中心的司法供求关系模式,这就是司法模式,其基础要素是国家司法权配置模式和运行模式,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世界各国司法模式的差异,主要受到特定国家伦理观念、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等国情要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特定国家的国情通过功能定位、条件制约、资源配置和路径依赖,最终决定了该国司法模式的性质、结构和特征。这就是国情对司法模式的构造或决定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司法权及其配置.[M].程春明;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2]  
历史研究.[M].(英)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e)著;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政治学.[M].孙关宏;胡雨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选任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J].刘辉;.美国问题研究.2011, 02
[5]   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 [J].
公丕祥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8 (03) :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