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进展

被引:133
作者
王声湧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广州
关键词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标化; 死因顺位; 死因构成; 艾滋病; 肺炎; 期望寿命; 脑血管疾病; 年龄组;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病; 呼吸道感染; 预期寿命; 死因分析; 寿命损失; YPL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正>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危害性常以死亡为标识,因此,死因分析是评价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中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卫生保健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作为流行病学常用指标的死亡率,被用于表示某一人群中死亡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以此来识别主要的卫生和健康问题,监控健康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其效果。反映全部死亡人口中各种疾病所占比重的死因构成,或按死亡率高低依次排列的死因顺位,常被用来说明各种死亡原因的分布状态及各自的位置,据此可以确定一个地区应该重点防治的疾病。长期以来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被作为死因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方法,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卫生状况、人群健康水平和疾病危害程度。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扩大,半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现代实用流行病学方法第五讲 DALY及其应用 [J].
章扬熙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5, (02) :118-121
[2]   1990年全国疾病监测点潜在寿命损失年分析 [J].
曹卫华,李馨宇,董中,李立明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4, (02) :69-71+94
[3]   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又一负性指标——YPLL [J].
李馨宇 ;
董中 ;
曹卫华 ;
李立明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3, (05) :234-237
[4]   山西省25个县寿命损失率的探讨 [J].
刘纯志 ;
王琳娜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82, (06)
[5]   减寿年数及其在死因分析中的应用 [J].
孙振球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86, (06)
[6]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YPLL)—What Does it Measure?[J] . John W. Gardner,Jill S. Sanborn.Epidemiology . 199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