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C会聚技术的“后人类”议题

被引:12
作者
陈万求 [1 ]
黄一 [2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2]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NBIC会聚技术; 后人类主义; 类的消解; 技术异化; 资本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随着会聚技术的兴起,在欧美各国引发了"后人类"热议。"后人类"技术的"善"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恶"的效应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技术主体———类的消解以及技术客体———技术异化诠释了其负面价值。在资本逻辑推力下,后人类主义借助于高新技术手段,一路高歌猛进,书写了"后人类"技术调控难题的沉重画卷。在发展会聚技术的同时如何调控好它,将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NBIC会聚技术的社会影响与发展对策研究.[D].赵红蕾.天津大学.2007, 04
[2]  
后人类文化.[M].曹荣湘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
[3]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4]   后人类主义技术价值观探究 [J].
佘正荣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8, (01) :95-100+49+112
[5]   关于“后人类”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宋秋水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31-34
[6]   “后人类”进化 [J].
张之沧 .
江海学刊, 2004, (06) :5-10+222
[7]   从《历史的终结》到《后人类的未来》——评F.福山新著《我们的后人类的未来》 [J].
B.Л.伊诺泽姆采夫 ;
文华 .
国外社会科学, 2003, (06)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