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现的实体抑或关系的隐喻:传播学媒介观的两条脉络

被引:50
作者
胡翼青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实体; 关系的隐喻; 媒介; 传播学;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8.02.016
中图分类号
G206.2 [传播媒介];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今年是美国《传播学刊》(JOC)出版反思性特刊"领域的发酵"(1983)35周年,35年来这种反思不仅一直没有停息,反而规模越来越大,频度越来越高,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学学科最根本的分歧是在一些基本概念上,比如媒介。从最粗放的角度来说,关于媒介的理解也起码可以被看作是实体性和隐喻性的两种系谱。在实证主义和早期批判学派那里,媒介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功能性实存。这种媒介观极大的窄化和泛化了媒介的概念,抹煞了传播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分裂了传播学科的内在一致性,把传播学降格为应用和测量的社会工程科学。从麦克卢汉到媒介化社会理论,媒介作为一种意义的空间,一种信息方式和一种社会关系的隐喻渐渐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思想,一种新的媒介学脉络正在成为传播学摆脱危机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布尔迪厄与新闻场域.[M].罗德尼·本森;艾瑞克·内维尔.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2]  
普通媒介学教程.[M].德布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Zizek);泰奥德·阿多尔诺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M].(美)赫伯特·席勒(HerbertI.Schiller)著;刘晓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  
自我的根源.[M].(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著;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7]  
理解媒介.[M].(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MarshallMcluhan)著;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8]  
关于电视.[M].(法)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9]  
林中路.[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0]  
传播学概论.[M].[美]施拉姆(W·Schramm);波特(W·E·Porter) 著;陈亮等 译.新华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