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

被引:40
作者
董德坤
朱道林
王霞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2]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北京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外部性;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04.04.020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地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同时还具有生态的、社会的功能,而在土地市场上的土地价格中仅仅反映了前者,后者却没有得以有效的体现,而土地产权制度也无法提供一种农地有效保护的激励。因此对于农地保护而言,斯密所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无法有效地配置土地以达到社会最优。从农地保护、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外部性对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对“外部性”概念的考察 [J].
贾丽虹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6) :132-135
[2]   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 [J].
沈满洪 ;
何灵巧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1) :152-160
[3]   “诺斯外部性”理论的扩展及应用 [J].
刘云龙 ;
刘放鸣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5, (04) :33-38
[4]  
产权的经济分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Y.巴泽尔(YofamBarzel)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