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偏好与中国低消费、高投资的经济增长结构——基于中美两国数据的比较分析

被引:11
作者
汤向俊 [1 ,2 ]
任保平 [2 ]
机构
[1]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信贷偏好; 低消费; 高投资;
D O I
10.19361/j.er.2011.01.011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个将个人工作期分为两期的增长模型,该模型表明,消费信贷市场完美程度将对经济增长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利用中美两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结构影响显著,消费信贷比率提高将使消费占GDP比率上升;收入差距并不是导致中国消费占GDP比率下降的原因。为提高消费占GDP比率,我们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信用贷款的交易成本,放宽金融业的准入限制,促进竞争,增加消费信贷供给,放松居民预算约束;同时增加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为居民消费提供稳定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扩大内需。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 [J].
樊纲 ;
魏强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18-26
[2]   中国消费信贷发展回顾与展望 [J].
何振亚 .
上海金融, 2009, (03) :16-19
[3]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 [J].
方福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2) :68-82+205
[4]   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条件及其转换路径:中国高投资、低消费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解释框架 [J].
战明华 ;
许月丽 ;
宋洋 .
世界经济, 2006, (08) :47-56+95
[5]   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J].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经济研究, 2005, (10) :12-23
[6]   消费信贷、信用分配与中国经济发展 [J].
蔡浩仪 ;
徐忠 .
金融研究, 2005, (09) :63-75
[7]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5, (02) :4-15+25
[8]   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居民消费计量分析 [J].
臧旭恒 ;
裴春霞 .
经济学动态, 2004, (12) :28-31
[9]   中国的高投资率问题 [J].
姚枝仲 .
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5) :39-43
[10]   从收入差别看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 [J].
魏杰 ;
谭伟 .
财贸经济, 2003, (06) :5-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