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56
作者
郑宇
华扬
凌晨
段春
张蕾
王力力
刘玉梅
周瑛华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科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超声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分析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 (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病变的危险因素、狭窄程度、斑块特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将 1 6 0 3例首诊患者 ,分非狭窄组 (A组 :狭窄 <5 0 % )与狭窄组 (B组 :狭窄 >5 0 %或闭塞 )对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结果及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卒中的发病与 CAS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AS>5 0 %者占 1 7.3% (2 77/ 1 6 0 3例 )。高龄、男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与 CAS的形成显著相关 (r=0 .0 2 4、 0 .777、 0 .82 7、 0 .76 2、 0 .75 0 )。 B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 37.5 % (1 0 3/ 2 77) ,明显高于 A组 2 1 .6 % (2 87/ 1 32 6 ) ,P<0 .0 0 1。 B组中 CAS 5 1 %~ 6 9%的患者中风发生率 30 .4 % (38/ 1 2 5 ) ;CAS≥ 70 %或闭塞者中风发生率为 4 2 .8% (6 5 / 1 5 2例 )。斑块的发生率为 6 4 .3%(1 0 32 / 1 6 0 3) ,其中中风及短暂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不规则、不均质回声斑块的比率高于非中风患者 ,P<0 .0 0 1。结论 :CAS与高龄、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显著相关 ;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卒中的危险性升高 ;且不均质回声斑块的形成与卒中的发生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超声波技术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的检测分析和评价 [J].
华扬 ;
凌晨 ;
段春 ;
李慎茂 ;
缪中荣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2, (08) :33-36
[2]  
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华扬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