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文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22
作者
顾平 [1 ,2 ]
万金保 [1 ]
机构
[1]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昌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 水文; 鄱阳湖;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11.03.001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2008年鄱阳湖4个典型监测站(星子站、蛤蟆石站、都昌站、康山站)的水位、水质实测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年非点源负荷比例,初步探讨了水质对水位变化、换水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全流域平均氨氮年点源负荷比例为34%,非点源负荷比例为66%;高锰酸盐指数年点源负荷比例为20%,非点源负荷比例为80%。(2)在汛期,各监测站点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随水位的增高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各监测站点枯水、丰水期氨氮均值分别为0.490、.28 mg/L,枯水期氨氮均值大于丰水期;各监测站点枯水、丰水期高锰酸盐指数均值分别为2.33、2.66 mg/L,枯水期高锰酸盐指数均值略小于丰水期。(4)当换水周期变长时,出流污染物浓度变大。如果换水周期不变,当湖库容越大(即水位越高),出流污染物浓度越小;反之,出流污染物浓度就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鄱阳湖研究.[M].张 本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及其模拟计算.[M].傅国伟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3]  
不同流量下的皖河流域纳污能力研究.[D].周美正.合肥工业大学.2006, 08
[4]   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J].
莫明浩 ;
杨洁 ;
顾胜 ;
宋月君 .
人民长江, 2010, (17) :51-53+91
[5]   鄱阳湖区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J].
罗珍珍 ;
傅春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2) :10625-10627
[6]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 [J].
朱信华 ;
董增川 ;
赵杰 ;
陈淑 .
人民黄河, 2009, 31 (01) :57-58
[7]   阳宗海湖泊水质与来水量的关系研究 [J].
邓丽仙 ;
孔桂芬 ;
杨绍琼 ;
董盛明 .
水文, 2008, (04) :43-45+67
[8]   长江中下游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水体环境变化特征及机制 [J].
曾海鳌 ;
吴敬禄 .
水科学进展, 2007, (06) :834-841
[9]   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措施 [J].
张小兵 ;
张洁 ;
计勇 ;
欧阳球林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 (04) :12-14
[10]   鄱阳湖水环境分析及综合治理 [J].
万金保 ;
蒋胜韬 .
水资源保护, 2006, (03)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