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待可能性之判断

被引:18
作者
谢望原 [1 ]
邹兵 [2 ]
机构
[1] 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责任; 判断;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08.03.012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是责任判断的必经阶段,故意、过失、责任能力的判断不能代替之。期待可能性判断的本质在于对意志自由的判断,司法实践中需经历三个步骤:犯罪动因考察——主体选择性考察——规范评价。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众多,各有优劣,且彼此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中,法规范所力图维护的国家、社会安全需求不能被忽略,应提倡在法规范期待下的行为人标准说。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命案追问:期待可能性在中国法治命运反思 [J].
屈学武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 (04) :105-107
[2]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J].
李立众 ;
刘代华 .
中外法学, 1999, (01) :31-39
[3]  
德国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 2005
[4]  
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童德华著, 2004
[5]  
立法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英)吉米·边沁著, 2004
[6]  
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日)野村稔著, 2001
[7]  
德国刑法教科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 2001
[8]  
社会科学方法论[M]. 华夏出版社[德]马克斯·韦伯, 1999
[9]  
刑事责任论[M]. 法律出版社 , 冯军著, 1996
[10]  
刑法学词典[M].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 (日)木村龟二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