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养老与子女支持愿望——基于对山东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

被引:19
作者
张洪芹
机构
[1] 山东教育学院
关键词
农村家庭养老; 人口老龄化; 家庭养老模式; 经济供养;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09.09.036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养老方式,并且问题的关键也依旧是如何实现作为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和基础的经济供养。大量资料表明,作为供养者的子女具备基本的经济供养实力,但这只是子女提供经济供养的可能性,影响子女供养由可能性转为现实性的主要因素除了作为被供养的父母的自身经济实力和需求愿望外,子女的支持愿望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在面临着迁移、子女数减少等客观支持资源不足的同时,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家庭结构及文化的改变所导致的子女支持愿望不足,使得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着客观"照料资源不足"和主观支持愿望不足的双重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乡城迁移对移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 [J].
杜娟 ;
杜夏 .
人口研究, 2002, (02) :49-53
[2]   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J].
鄢盛明 ;
陈皆明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1) :130-140+207
[3]   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 [J].
姚远 .
人口研究, 2000, (05) :5-10
[4]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 [J].
穆光宗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0, (05) :39-44
[5]   经济独立才是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首要条件──应用霍曼斯交换理论对农村老年人供养方式的分析和建议 [J].
陈彩霞 .
人口研究, 2000, (02) :53-58
[6]  
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宋健著, 2006
[7]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黄宗智著, 2003
[8]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