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重组的企业家机制

被引:36
作者
李新春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企业重组; 企业家机制; 国有企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24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下 ,国有企业的绩效来源主要不是产权改革或私有化的结果 ,而更多地依赖于企业领导人的企业家能力及其发挥。本文要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 ,企业家机制是如何在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中发挥作用的。本文的结论是 :政府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选拔制度决定了被选拔企业领导人企业家素质的高低 ,而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和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则进一步影响企业家能力的发挥 ,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绩效。由此 ,建立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结构—行为—绩效模型。而国有企业企业家能力发挥作为企业家过程则受到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约束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205 +20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企业家过程与国有企业的准企业家模型 [J].
李新春 .
经济研究, 2000, (06) :51-57
[2]   中国大型工业企业战略性再造的两个层面及理论基础 [J].
毛道维 ;
杨江 .
管理世界, 2000, (03) :81-87
[4]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J].
周其仁 .
经济研究, 1996, (06) :71-80
[5]  
中国企业改革[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美]加利·H.杰弗逊[美]英德杰特·辛格主编, 2000
[6]  
官办企业问题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世界银行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