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清单”模式下司法对外国公司的审视与评判——基于“自贸区”外国投资主体的维度

被引:8
作者
王克玉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负面清单; 外国公司; 司法审视; 目标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于外国投资准入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国民待遇提前适用于准入前的"外国投资者"。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将产生重大变革,传统上由行政机关实施的对外国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的预审之责,将转由投资经营后通过司法审判中的监督与评价机制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外国公司法律适用问题的重要性将凸显,司法机关对外国公司的主体资格、行为能力以及内部行为等事项应根据适当的准据法进行评判。"负面清单"模式将推动公司资本的流动,但国际投资领域的法治实践表明,促进外国投资和保障东道国公共利益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目标。我国应利用自贸区的探索体制,完善司法对外国公司的审视与评判机制,在促进外国投资的同时,确保我国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Free Movement of Companies within the EU.[J].Ulvi ALTINIŞIK.Ankara Bar Review.2012, 1
[2]   Shifting the Emphasis from Investment Protection to Liber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EU as a New Global Factor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Investment [J].
Dimopoulos, Angelos .
JOURNAL OF WORLD INVESTMENT & TRADE, 2010, 11 (01) :5-25
[3]  
Pseudo-Foreign Corporations.[J]..The Yale Law Journal.1955, 2
[4]   投资准入自由化与投资措施的国际管制 [J].
刘笋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46-52
[5]   外资国民待遇及其实施条件 [J].
单文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5) :12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