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

被引:190
作者
廖顺宝
孙九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人口; 统计数据; 空间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西藏、青海2省区各市县平均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主要道路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河流水系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居民点是人口分布的重要指示因子。以GIS软件为工具,通过较为客观的方式赋予各影响因子人口分布影响权重,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结果显示,通过数据融合产生的人口密度与各市县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80,与试验区各乡镇的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75。最终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既与各市县统计型人口数据保持一致,又反映了各市县内部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藏公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为例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郑 度 ;
李双成 ;
阎建忠 .
地理学报, 2002, (03) :253-266
[2]   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 [J].
成升魁 ;
沈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4) :297-304
[4]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庄大方 .
遥感学报, 1999, (01) :67-71
[5]   乡村概念辨析 [J].
张小林 .
地理学报, 1998, (04) :79-85
[6]   人口地图编制方法新探 [J].
马永立 .
地理科学, 1997, (04) :55-58
[7]   人口密度与森林覆被数量关系的研究 [J].
何筠 ;
何钧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4, (S1) :85-89
[8]   城市居住人口密度估算模型的研究 [J].
徐建刚,梅安新,韩雪培 .
环境遥感, 1994, (03) :234-240
[9]   中国省级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J].
孟向京 ;
贾绍凤 .
地理研究, 1993, (03) :56-63
[10]  
Population Density Surface: A New Approach to an Old Problem[J] . Zola K. Moon,Frank L Farmer.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