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

被引:49
作者
樊杰 [1 ]
王宏远 [1 ]
陶岸君 [1 ]
徐建红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洛阳市规划局
关键词
大型工业企业; 工业布局; 城镇体系; 区位; 空间指向; 洛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 ;
摘要
工业企业区位和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关系是地理学综合性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协调工业区位选择与城镇体系布局,促使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空间关系上形成良性互动,现实意义重大。在初步探讨了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耦合的价值和一般过程的基础上,以洛阳市为例,讨论了不同时期内洛阳市工业布局指向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以部门和典型企业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重点调查大型工业企业近期研发和管理、核心生产、配套企业等生产链不同环节的布局区位指向,分析其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企业近期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取向的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同城镇体系空间组织模式的耦合关系不尽合理,这不仅对城镇体系的完善、也对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基于此,提出符合城镇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城镇体系布局意向及其对工业发展区位的期望,分析了在符合企业意愿和政府作为的基本前提下,引导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向距离中心城市30km县城集聚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从中心城市与县城的快速通道建设、政府补贴弥补土地价格差价、提高县城的公共服务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J].
马晓冬 ;
朱传耿 ;
马荣华 ;
蒲英霞 .
地理学报, 2008, (04) :405-416
[2]   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 [J].
马荣华 ;
顾朝林 ;
蒲英霞 ;
马晓冬 ;
朱传耿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11-1022
[3]   基于中心地理论对银川市服务功能的解析 [J].
樊杰 ;
许豫东 ;
W.Taubmann .
地理学报, 2005, (02) :248-256
[4]   杭州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研究 [J].
冯健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2) :42-47+80
[5]   上海人口郊区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J].
高向东 ;
张善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1) :78-82
[6]   城市化与乡镇企业空间聚集进程相关性研究 [J].
李永刚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1, (06) :20-25
[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 [J].
姚士谋 ;
陈爽 .
地理学报, 1998, (S1) :1-10
[8]   中心地体系的替代性与点轴系统 [J].
梁进社 .
地理学报, 1998, (S1) :204-211
[9]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J].
宋家泰 ;
顾朝林 .
地理学报, 1988, (02) :97-107
[10]   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构想 [J].
董黎明 .
地理学报, 1987, (03) :25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