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政策有效性评析

被引:27
作者
张力小
宋豫秦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北京,,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荒漠化; 防护效益;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3.09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作为世界 4大防护林体系之一的“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经过 2 0多年的建设 ,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护目的。究其原因 ,作者认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规划建设伊始 ,就存在与中国气候格局和人口压力、生态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规律之间的三大矛盾冲突。新形势下的荒漠化防治要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型 ,这种转型应以解决三大矛盾冲突入手。最后 ,提出了造林必须满足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坚持多样化复合型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几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4 / 6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造林不当会加速荒漠化的进程 [J].
文东新 .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4) :76-79
[2]   走出治沙与退耕误区 [J].
石元春 .
草业科学, 2002, (05) :70-72
[4]   论生态脆弱带的食物保障与生态系统保护 [J].
吕耀 ;
谷树忠 ;
王道龙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6) :26-29
[5]   浅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J].
刘慧 .
防护林科技, 2000, (02) :56-58
[6]   三北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要素分析 [J].
代力民 ;
王宪礼 ;
王金锡 .
世界林业研究, 2000, (02) :47-51
[7]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J].
董光荣 ;
吴波 ;
慈龙骏 ;
周欢水 ;
卢琦 ;
罗斌 .
中国沙漠, 1999, (04) :22-36
[8]   树立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观解决林业生产的两种外部性——试谈林业定位及环境经济政策 [J].
任勇 .
林业资源管理, 1999, (02) :33-38
[9]   全球变化与荒漠化 [J].
朱震达 .
地学前缘, 1997, (Z1) :217-223
[10]   三北防护林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J].
邵爱英 .
林业资源管理, 1996, (06)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