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强度、集聚经济与企业生产率

被引:6
作者
刘志强 [1 ,2 ]
陶攀 [1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2] 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企业生产率; 研发强度; 集聚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微观数据,利用拓展的Nicholas Bloom等[1]的模型分析了研发强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强度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地区集聚经济因素后发现,马歇尔集聚经济较强地区的企业,研发强度对其生产率有正向影响较大;雅格布斯及克鲁格曼集聚经济较强地区的企业,研发强度对其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小,这些地区的企业研发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此外,研发强度对集聚经济差异地区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还受企业规模及企业所有制因素的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研发联盟中合作伙伴投资策略研究 [J].
范波 ;
黄志平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8 (01) :52-58
[2]   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傅十和 ;
洪俊杰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12-125
[3]   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69-890
[4]   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801-816
[5]   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6, (11) :60-71
[6]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29-1156
[7]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8]   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3) :103-114
[9]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
[10]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