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对豚鼠DNA氧化及烷化损伤影响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孙永叶
马爱国
梁惠
张秀珍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青岛,青岛,青岛,青岛
关键词
维生素C; DNA损伤; 淋巴细胞; O6-MeG;
D O I
10.13325/j.cnki.acta.nutr.sin.2005.03.005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对DNA氧化损伤及烷化损伤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每日给幼年豚鼠不同剂量(0、7.5、125和250mg/kgbw)的VC灌胃以构建动物模型。20d后采血获取淋巴细胞,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淋巴细胞DNA自发损伤和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留实验期D20的24h尿,通过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豚鼠尿中O6-甲基鸟嘌呤(O6-MeG)含量。结果:各组豚鼠淋巴细胞DNA自发损伤无明显差异(P>0.05)。10μmol/LH2O2氧化作用下,四组DNA损伤分别为127.3、72.6、121.0和133.0AU;0、125和250mg/kgbw组DNA氧化损伤均较7.5mg/kgbw组加重(P<0.05)。而H2O2浓度增加为25及50μmol/L时,各组DNA氧化损伤均明显加重,但差别不明显。0mg/kgbw组DNA烷化损伤代谢产物O6-MeG的排出量显著高于7.5mg/kgbw组(P<0.05),而与125和250mg/kgbw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幼年豚鼠按体重每天补充7.5mg/kgbwVC可有效地降低低浓度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和减少DNA烷化损伤产物O6-MeG的生成,而较高剂量补充VC(125、250mg/kgbw)则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5+199 +1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尿中O6甲基鸟嘌呤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J].
杜卫 ;
张秀珍 ;
梁惠 .
肿瘤防治杂志, 2003, (02) :127-128+145
[2]   维生素E、维生素C与基因的稳定性 [J].
于芳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2, (03) :141-145
[3]   Vit.C,Vit.E对60Coγ线照射家兔外周血的影响和剂量效应关系 [J].
梁欣 ;
海春旭 ;
赵康涛 ;
秦绪军 ;
张晓迪 ;
刘瑞 ;
陈宏莉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 (02) :187-190
[4]  
SCGE,SCE和染色体畸变分析法用于DNA损伤与修复检测的对比研究[J]. 马爱国,臧金林,宋风荣,张日金.癌变.畸变.突变. 2001(03)
[5]   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DNA氧化损伤影响的研究 [J].
马爱国 ;
刘四朝 .
营养学报, 2001, (01) :12-15
[6]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O-甲基鸟嘌呤 [J].
杜卫 ;
梁惠 ;
张秀珍 .
色谱, 2000, (02) :187-188
[7]   维生素C或H2O2系统中HO·对DNA的损伤作用 [J].
欧荣 ;
邹国林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103-107
[8]   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维生素C生物效应研究 [J].
石雁川,杨富清,陈炳卿,刘志诚 .
营养学报, 1996, (03) :364-366
[9]  
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方法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于守洋,刘志诚主编, 1989
[10]   THE EFFECT OF GRADED ASCORBIC-ACID INTAKE ON THE ACTIVITY OF GSH-PX IN THE LIVER OF FEMALE GUINEA-PIGS [J].
KOVACIKOVA, Z ;
GINTER, E ;
MADARIC, A .
ZEITSCHRIFT FUR ERNAHRUNGSWISSENSCHAFT, 1995, 34 (03) :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