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露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的微信移动社交应用(APP)为例

被引:62
作者
申琦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关键词
微信; 自我表露; 隐私关注; 隐私保护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407 ; 050302 ;
摘要
本文基于《上海市本科生智能手机移动应用(APP)基本使用情况调查》数据,运用西方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手机微信移动应用(APP)中大学生隐私关注、自我表露与隐私保护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会依据关系亲疏有选择地表露个人信息;他们更倾向对亲密的人表露个人信息;即便是面对亲密朋友,他们也不会更多地表露敏感信息。他们的社交网络隐私关注度较高,但隐私保护行为一般;隐私关注对自我表露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自我表露敏感信息对网络隐私保护行为产生负向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7+126 +1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3]   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J].
刘建伟 ;
李为宇 ;
孙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1, 41 (07) :565-575
[4]   BBS使用目的对大学生“自我表露”的影响——以“日月光华”为例 [J].
张军芳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22-26
[5]   戴着镣铐的舞蹈:明星博客中的自我表露 [J].
巢乃鹏 ;
宋庆庆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36-40
[6]   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 [J].
蒋索 ;
邹泓 ;
胡茜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01) :114-123
[7]   SSCI中自我表露研究的计量分析 [J].
刘增雅 ;
李林英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3) :476-481
[8]  
The ‘Privacy Paradox’ in the Social Web: The Impact of Privacy Concern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ceived Social Relevance on Different Forms of Self‐Disclosure1[J] . Monika Taddicken.J Comput‐Mediat Comm . 2014 (2)
[9]   The Impact of Context Collapse and Privacy on Social Network Site Disclosures [J].
Vitak, Jessica .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2012, 56 (04) :451-470
[10]  
Facebook and Online Privacy: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J] . BernhardDebatin,Jennette P.Lovejoy,Ann‐KathrinHorn,Brittany N.Hugh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