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工作母亲

被引:60
作者
金一虹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关键词
工作母亲; 社会转型; 好妈妈形塑;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2.015
中图分类号
D442.6 [妇女工作]; D669.68 [妇女];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4 ;
摘要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的中国,由于实行鼓励妇女就业的国家政策,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职业妇女队伍,也拥有庞大的工作母亲群体。支持这一制度的基础是初步建立起公共的托幼系统。中国社会转型,极大改变了妇女在社会劳动和福利体系中的地位。单位福利制度解体直接导致了公共托幼系统瓦解,育儿变成了纯属私人的事情,而私人化了的育儿事业又毫不含糊地落在母亲身上。高度市场化的劳动分层,使"工作母亲"的母亲身份被排斥、被视为次等劳动。消费主义带来的文化转型,重新塑造着母亲角色,整个文化观念向传统角色定位回摆,今天的母亲不仅意味着要承担起对幼儿的照顾,而且必须成为符合现代性标准的全知全能的"教育妈妈"。新的压力使工作母亲面临的选择极具张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彰显到消失:集体主义时期的家庭劳动(1949-1966) [J].
宋少鹏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2, (01) :116-125
[4]  
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孟宪范主编, 2004
[5]  
发现母亲[M]. 中国妇女出版社 , 王东华著, 2003
[6]  
共和国教育50年[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1999
[7]  
工会女职工工作手册[M]. 海洋出版社 , 申国良主编, 1989
[8]  
刘少奇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刘少奇 著, 1981
[9]  
关于若干城市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的意见[国经贸企[1995]184[]EB/OL .2 国家经贸委,教委,劳动部,财政部,卫生部. 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3051/23053 . 2011